伊利
科研深化促转型升级
荷兰的乳业发达是众所周知,而国际乳业巨头诸如恒天然、达能,都在荷兰设立了研发中心。如今,中国企业也紧跟行业步伐,“走出去”利用荷兰在乳业领域的研发优势。2014年2月底,伊利集团宣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其欧洲研发中心,是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。
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,欧洲将成为伊利全球研发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。“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就是要背靠荷兰、面向欧洲,目的是为了加速拓展全球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成果。”
据介绍,瓦赫宁根大学(Wageningen)及研发中心是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科研机构,该校周边聚集了大量国际顶级的食品科研院所,活跃着15000多名食品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,是全球食品及营养研究集群所在地,被称为“食品谷”(Food Valley)。
伊利方面介绍说,该荷兰研发中心将与瓦赫宁根大学、乌特列支大学,NIZO研究公司等荷兰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,在畜牧科技、乳业新技术研究、新产品开发、功能性因子研究和应用、质量安全、包装技术等方面,组织申报中欧,欧盟技术创新项目,以满足伊利对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需求。另外,伊利方面还将通过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,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,掌握欧洲和世界乳业和食品技术发展趋势,收集和整理欧盟乳品和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信息。
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,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合作未来将在婴幼儿辅食方面有所突破。中国国内乳企劣势有两个,一个是奶源成本高,品质不稳定,一个是技术相对还是有差距、要短期补足这两块,企业一方面加快海外奶源布局,一方面加快与海外技术机构合作,提升技术水平。潘刚表示,“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坚持用全球的资源做全球的市场。只有最大限度的融入世界乳品生产链条的企业,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。所以我们不仅要进行全球的资源开拓,更要深入全球的研发合作,未来我们还将进行全球产业链的一体化整合,不断参与全球竞争,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来自中国的一流产品和服务。”
自2013年起,伊利全面推动其“全球织网”海外战略,短短半年时间,先后在新西兰投资奶粉项目,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,与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,在美洲、大洋洲、欧洲均有“布点”。而此次在荷兰设立伊利欧洲研发中心,正是伊利“全球织网”计划从产能扩张到科研深化的关键一步。
2014年3月